加入收藏
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社会报】甘祖昌干部学院 让沿背村改变了模样
发表时间:2020-09-16     阅读次数:     字体:【


在革命老区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有一个“十三五”贫困村,因为一所干部学院的创办,使该村不仅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经济空壳村”、“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三顶帽子,还成为了全省脱贫攻坚“明星村”,乡村振兴“先行村”。这个村庄就是遐迩闻名的“将军农民”甘祖昌故里--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这所学院就是全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甘祖昌干部学院。

甘祖昌干部学院立足将军故里,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扬甘祖昌精神,充分利用沿背村山清水秀、民房空置率高、百姓质朴好客的特点,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引导、培训当地百姓兴办红色民宿,让学员走进农家,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搭建起了党群干群融合的有效平台。同时,学院打破传统学校有形的围墙和灌输式教学模式,甘祖昌回乡修建的水库和桥梁、开垦的山岭、改造的冬水田以及周边红色遗址打造成为党员干部的学习课堂和实践体验基地,通过开设访谈式、体验式、情景式等现场教学课程,让学员身临其境,在参与、互动、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精神的洗礼和群众路线的教育。此外,学院还借鉴传承红军在战争年代“战斗到哪里、学习就到哪里”的优良传统,开创了“新时代随营学校”流动教学模式,将周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红色遗址等全部纳入随营学校的辐射范围,目前已拓展到周边十几个村庄,由此形成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党性教育培训模式,在业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甘祖昌干部学院秉持院村融合发展的路径,坚持“以院带村,以村助院”,趟出了红色培训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的崭新路径,构建起了学院、村级组织和村民三方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良性机制。在学院的带动下,当地百姓逐渐由单一办“红色民宿”,拓展发展为成立土特产公司销售农副产品、组建车队为学员提供交通服务、成立演艺团队参与红色培训、设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等多产业脱贫致富的生动局面。学院创办三年来,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1200余万元;沿背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由办学院前的1万元增长到350余万元,成为江西省有名的脱贫攻坚“样板村”。在引领百姓致富的同时,学院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滋养、培育、凝聚精神力量的作用,通过院村党员干部农事实践主题党日活动、院村共建农民学校、共美红色家园等方式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引领乡风文明嬗变,帮助村民既“鼓口袋”又“富脑袋”。如今,公益保洁人员、专业雨污处理设施使沿背村村居环境日日如新、处处如画;跳广场舞、参加志愿者协会的村民成群结队;邻帮邻、户帮户、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学员帮助村民干农活、送孩子上学,村民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事例层出不穷。沿背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红色旅游十大目的地、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江西省水生态文明示范村、江西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学院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良好的办学成效引得全国各地学员纷至沓来,2016年10月开始办班以来,已承办国内外1300余个班次,培训学员45000余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大屏、大报、大台先后对学院进行了20多次报道;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先后莅临学院考察调研。2019年4月,学院被中组部列入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作为一所在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全红县”崛起的学院,甘祖昌干部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引领老区人民同心携手奔小康,共圆乡村振兴梦!


 
上一篇:【扶贫印记】将军故里换新颜
下一篇:【江西日报】 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甘祖昌干部学院因地制宜上好廉洁教育课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